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

《二○一二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》全港貧窮人口高達131萬

當局決定採用外國比較通用的做法訂定貧窮綫,避過「粉飾」之譏。至於另外兩個數目,則以輔助指標的形式列出,比單一窮人數目為務實。按照不少國家採用的「相對貧窮」定義,把貧窮綫訂在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一半,本港去年就有一百三十一萬窮人﹔如果把綜援及生果金等政府津貼計算作收入,貧窮人口就會減少二十九萬人﹔如果再計及公屋津貼,會進一步減至剩下六十七萬人,差不多把窮人「減半」。任何縮窄貧窮綫定義的考慮,都是「粉飾數字」。窮人在定義上「被脫貧」,是減輕政府的扶貧責任。
政府按二○一二年本港不同的住戶人數入息中位數一半,定出香港貧窮綫,一人貧窮綫月入三千六百元、二人家庭為七千七百元、三人為一萬一千五百元,至六人或以上為一萬五千八百元。這定義下,香港貧窮人口達一百三十一萬二千人;政府同時定三項指標進一步剖析貧窮綫,當政策介入後,包括計算恒常現金福利轉移及稅收後,貧窮人口為一百零一萬七千八百人,貧窮率達百分之十五點二。當進一步計算一次性寬免措施如公屋免租、關愛基金的非恒常現金福利轉移後,貧窮人口降至八十萬五千人;再計算公屋補貼後,窮人剩六十七萬四千人。報告集中分析扣除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的貧窮人口,即在約一百零一萬八千人當中,在職貧窮人口高佔五十三萬七千五百人,貧窮兒童佔二十萬八千八百人,貧窮率高近兩成,即每五名兒童便有一人活在貧窮綫下;貧窮長者有廿九萬六千六百人,即每三名長者有一人貧窮。
  在職貧窮戶成政府焦點,近十六萬戶、五十三萬七千多名在職貧窮人口中,領綜援者只佔百分之八點四;如針對三十萬無領綜援的貧窮戶,近半涉四十九萬人屬在職貧窮,八成四住戶是三人以上家庭,平均只有一點一人工作,但沒工作經濟活動者,亦佔整體人口六成三,兒童及學生更佔三成一,反映家庭負擔頗大,逾五成二住公屋。
 政府終為本港訂立貧窮綫,同時算出兩項輔助指標,包括扣除現金福利津貼及公屋資助後的貧窮人口。從政治角度考慮,愈多人被定義為窮人,就愈有實力向政府施壓要求改善;從扶貧功能考慮,指標作出細分後,有助找出最需要額外幫助的人。
  本港堅尼系數去年創下零點五三七的歷來新高,這個用作量度社會貧富差距的指數,已經計及稅務和政府提供福利後的數字。社會需要改善貧富懸殊,通過訂立貧窮綫,並非徒設一個空泛的統計數字,更要有扶貧、脫貧的行動來配合。
  在諮詢過程中,不少福利團體希望採用較寬鬆的基準,原因是「窮人」愈多,社會均富的壓力愈大,政府要投放在扶貧的資源就要愈多,力度就要愈重。不過,範圍愈大,究竟哪些人最需要幫助,就愈模糊。例如在職貧窮和住劏房者,可能比已在接受公帑津貼的綜援戶和公屋戶,手頭更加拮据,需要額外照顧。
  要找出需要重點幫助的人,不能夠單看他們的工作入息,還要看他們手頭上實際可以動用的金錢數額。綜援戶雖然沒有工作收入,但是每月領取政府津貼、醫療和子女教育等都有安全網;相比之下,低薪家庭要應付日常生活開支,可能更加吃力。
  同樣為低收入的家庭,公屋戶和劏房戶的生活開支負擔,也有很大差別。公屋戶享有低廉租金的福利,由此節省得來的金錢,令他們的實際可動用金額,比同等入息的劏房戶高,居住環境也較好。政府在租金方面給了公屋戶相當大的補貼,劏房戶就少了這份相當重要的福利,在其他方面應該得到更多援助。
  由於本港租金高,一旦把公屋租金補貼計算進去,就有數十萬人在競逐扶貧資源上大為「吃虧」,而且有關租金補貼水平,是以同區私樓市值租金為計算基數,兩戶人家同樣入息,住在港島南區豪宅旁華富邨的公屋戶,與住在深水埗舊樓旁的公屋戶,計算出來的補助水平有天壤之別,以致這個環節的爭議特別多。
  無論公屋租金補貼的計算方法如何,實際情況是不少公屋戶的手頭可用金額比劏房戶為多。有關指標的釐定,確實有助界定社會上最需要幫助改善生活的「超貧戶」。
  今次當局不是按照能否餬口水平而訂出「絕對貧窮綫」,而是互比入息的「相對貧窮綫」,大家增加了入息,貧窮綫就會上升,不可能一刀切「滅貧」。細分指標來重點扶持最需要幫助的一班人,是最能夠發揮扶貧功能的路向。政府數據顯示,經恒常福利和關愛基金等非恒常福利轉移後,天台屋住戶的貧窮率逾兩成,位列各住屋之首,其次是劏房、牀位、閣仔等租戶,第三才是公屋戶。而扣除公屋福利轉移後,公屋戶貧窮率跌至百分之九,但劏房、牀位、閣仔等租戶遙遙領先,貧窮率高達百分二十三點三。扣除公屋福利現金轉移後,公屋戶貧窮率降至百分之九,更凸顯蝸居劏房、牀位、閣仔的貧窮者問題嚴峻,貧窮率達百分之二十三點三,而臨屋如天台屋住戶貧窮率亦有百分之二十三點六。政府對劏房戶須施援手,若其惡劣居住環境屬非法,應盡快規管,加建公屋及重設臨時房屋。政府對劏房戶似無能為力,屬棘手問題,惟決不能漠視。
關愛基金對劏房戶的搬遷津貼,應盡快恒常化,才可助他們脫貧,否則最窮的劏房戶,辛苦工作賺錢都只在捱貴租。
政府數據顯示,102萬貧窮人口中,長者佔30萬,即3個長者中便有1個貧窮。數據反映長者貧窮問題嚴重。
65歲以人口現時有100萬,長者在眾多貧窮市民中所佔的比例最高,數字是33萬屬貧窮,即3個中便有1個在貧窮線以下。政府要再評估現有對策,主要是高齡津貼、長者生活津貼,再加上長者綜援是否足夠。若不足,下一步是否要做全民退休保障,或以那些形式去做,政府定要作個決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